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家常菜谱 家常菜谱
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
佚名 2024-04-27 人已围观
简介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非常感谢大家对附子汤研究论文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1.附子的药性2.芍药甘草汤纵横谈03.医路日记12:(虐病)诸关节疼痛症4.中药材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药性下利
非常感谢大家对附子汤研究论文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附子的药性
2.芍药甘草汤纵横谈0
3.医路日记12:(虐病)诸关节疼痛症
4.中药材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药性
下利清谷是表示肾阳不足,张仲景最有代表性的方就是四逆汤。
附子的族谱包括:乌头、侧子、天雄、天锥、漏篮子。
三年为附子,四年为乌头,五年为天雄。天雄可以固精,乌头祛风湿,附子可以补。
附子毒性的处理
无论生附、熟附,在水里沸腾1个小时就可以让它的毒性分解干净,前提是附子在水里要上下翻滚。
生附子的主要功能是泄阴实,就是把你体内堆积的这个寒湿之气把他攻破排除体外。熟附子的力量就是补阳气。
经方里用附子一般是一枚,一枚抵3两,现代方剂一两算3克。
真武汤里附子放少了反而补不进去,容易上火。
附子汤剂喝下后觉得四肢末梢发麻,舌根发麻,手脚重动不了,这是被毒到的感觉。
生附子要煮足一个小时完全不麻药效才好,熟附子反而麻一下好得特别快,例如少阴和痛风。
附子中毒用蜂蜜水或生姜水解。
白附子不是附子,这个要注意。
傅青主的医书里有一个方子叫蝉衣酒,破伤风病人喝了,出一身粘粘的汗,然后马上好了。对于驱风湿祛通风非常好用。
甘草附子汤其实治痛风很快。
附子是专门破阴实的药,对于肿瘤当然有疗效,
张仲景对痛风的看法是,痛风病人是肝肾不够好的人,这样才容易形成易痛风体质,所以所有治痛风的药基本都算是治标的药。一个人要真的不痛风,就要肝肾好起来,这样他的身体才不会堆积那些代谢不了的废物!那才是痛风治本的方法!!!
当归生姜羊肉汤放附子一枚,吃下去附子把你身上阴寒之气挖开,当归羊肉接着补进去。这样身体能够在一个冬天里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
? 这个方子可以治女性下焦寒生不出孩子。
? 这个方最好用生附子,熟附片放2、3两没事!
? 平常吃生冷多的人喝这种汤肚子就会疼得受不了,然后狂上火。如果这样应该先用厚朴温中汤调理一段时间后再吃。
芍药甘草汤纵横谈0
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在治疗心脏病中的运用
摘要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心脏病分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心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心脏病的温补心阳法、温通心阳法、清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补脾益心法、温中宁心法、疏肝通阳法、温肾宁心法、补肾泻心法、阴阳并补法、化饮行气法共十二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心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心脏病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的范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现探讨总结如下。
1 温补心阳法
心之搏动,脉之通畅,皆赖心阳之鼓动。若心阳虚无力鼓动心脉,则可见心烦,心悸,甚则惊狂。治宜温补心阳。《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为下后发汗,津伤太过,阳随津脱,故昼夜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胜阴复阳,不用甘草,恐其缓助阳之功。《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本条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空虚无主,故心下悸,虚则喜按。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温阳,炙甘草益气,且可甘缓桂枝温而不热,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阳。《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误用火疗而复下之,致心阳虚损,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温补心阳并镇心安神。《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本应解表,本条为误用火劫,阳气散乱而亡阳,惊狂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汤去芍药以解表,因芍药性味酸收阴柔,非阳虚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蛎龙骨以固亡脱之阳气,并镇浮越之心神。
2 温通心阳法
气能行血,胸中阳气不振,则心脉痹阻而致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本条为由于胸阳不振,痰浊阻滞,心脉痹阻,故胸背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以止痹痛。《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本条是乘上条胸痹较甚之证。故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半夏以增祛痰通痹之功。《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也主之。” 本条所述胸痹有正虚邪实之分。偏实者,为阳虚不甚而阴寒痰浊偏胜上乘所致,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消痞降逆。偏虚者,用人参汤补气助阳,温阳散结。治属“塞因塞用”。《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本条胸痹为阴寒凝聚不散,阳气闭阻所致。用薏苡附子散温阳通痹止痛。《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本条为阴寒痼结所致之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方中乌头、附子、蜀椒、干姜一派大辛大热之品,共奏通阳逐寒止痛之功。
3 清心安神法
心属火,火邪易扰心神。《伤寒论》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7条:“发汗,若下后,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以上三条为汗吐下后,余热未尽,留扰胸膈,故有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心中烦热、心中结痛。栀子豉汤用栀子、香豉清热除烦。《伤寒论》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本证为伤寒下后,余热留扰胸膈而致心烦并有腹满,故用栀子厚朴汤。栀子清热除烦,厚朴、枳实消胀除满。《伤寒论》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本证为伤寒下之后,上焦有热而心烦,并中焦有寒。治宜清上温中,栀子干姜汤用栀子清上焦,干姜温中焦。
4 养心安神法
肝藏血,心行血,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金匮·血痹虚劳病脉症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本条为肝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心烦。故酸枣仁汤用酸枣仁、知母、茯苓滋阴养血安神。
5 和解安神法
《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伤寒未有里实,下之后邪气乘虚内陷,心神虚而心烦惊惕。本证为误治之虚实表里错杂之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小柴胡汤和解祛邪,龙骨、牡蛎镇心安神。
6 补脾益心法
心脾为母子之脏,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子病及母,心失所养而致心悸。《伤寒论》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血痹虚劳病脉症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以上两条均为脾气虚寒化源不足,气血亏损,心失所养之悸而烦。故宜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脾益心。
7 温中宁心法
脾主运化水液。《伤寒论》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本条为脾不运化,水饮内停,水气凌心之心下悸。方用茯苓甘草汤。桂枝、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甘草和中渗湿,共奏温中以宁心之功。
8 疏肝通阳法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为肝郁气滞,阳气被遏,心阳不通之心悸。方用四逆散疏肝理气,温通心阳。
9 温肾宁心法
肾者水脏,主津液。《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条为肾阳虚衰,肾不主水,水气上凌于心而致心悸。真武汤用附子、生姜温肾助阳,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共奏温肾利水以宁心之功。
10 补肾泻心法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心肾两脏之间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条为少阴肾水不足,少阴心火有余,水不升,火不降,心肾不交之心烦不得卧。方用黄连阿胶汤补肾水泻心火。方中阿胶、芍药滋补肾阴,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肾交合,水升火降。
11 阴阳并补法
脉为血之府,心主血脉。《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本条为阴阳气血俱虚,心失所养之脉结代、心动悸。治宜滋阴养血,益气温阳。炙甘草汤以炙甘草、人参益气养心,桂枝温通心阳,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滋阴养血。共奏阴阳气血并补之功。
12 化饮行气法
气能行津,津能载气。津停成饮则其气滞,气滞津停则成饮。均可痹阻胸阳而成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本条论述为胸痹之轻证。其病情有偏饮邪和气滞之不同,治疗亦应遵“同病异治”原则。饮邪偏胜者,治宜宣肺化饮,方用茯苓甘草汤。气滞偏重者,治以行气散结,方用橘枳姜汤。《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本条为寒饮上逆之心痛,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温阳化饮,下气消痞。
医路日记12:(虐病)诸关节疼痛症
一、芍药甘草汤源流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系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而设。白芍益阴和营,炙甘草补中缓急,故其具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之效。其运用范围甚广,仅《伤寒论》中就有24首方使用了这一配伍,使用率达21%。仲景及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此方的化载运用,国内外同仁研究该药方成果甚丰。
仲景用本方加附子,名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外感风寒、发汗不解、阴阳俱虚反恶寒者;加黄芪、大枣,名黄芪汤,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笔者认为,四逆散亦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柴胡、枳实而成。盖芍药甘草汤治汗后津伤之挛急,四逆散治四肢厥逆、腹中痛,二者同出一辙,仅轻重有别矣。
后世运用此方多有发挥,如加黄芩,名黄芩芍药汤,治热痢里急后重、腹痛便脓血;加白术,名白术芍药汤,治脾湿水泻、身重困乏。《素问病机保命集》载本方加当归、黄连、槟榔片、木香,名芍药散,治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芍药、甘草这一组合在《传信适用方》中,名中岳汤,治湿气脚肿、全身疼痛;在《朱氏集验方》中,名去杖汤,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岁时广记》用白芍、甘草,按5 1之量,治脚气肿痛;《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用赤芍、生甘草,按(5 10) 1之量,治急性乳腺炎……推广运用不一而足。
二、芍药甘草汤治痛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主要有松弛骨骼肌、解痉镇痛、抗溃疡等作用,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笔者总结前贤之经验,将本方用于急慢性痛证、消化系统疾病和老年病,效果甚佳。
①急慢性痛证
吾师郑家本擅长用此方治急性病症。如治三叉神经痛患者王某,用白芍60g,甘草10g,加刺蒺藜、白芷、葛根、地龙、全蝎,8剂而愈;治胆石症患者杨某,白芍90g,甘草10g,加酒大黄、虎杖、鸡内金等,10剂排除1cm大小结石数枚;治胆道蛔虫症患者陈某,白芍60g,甘草10g,加乌梅、炒川楝、酒大黄等,1剂腹痛大减,3剂排蛔虫30多条;又治肾绞痛患者段某,白芍60g,甘草10g,加木通、延胡索等,服药2小时痛减,数剂而愈。特别是家本先生自创之“昆海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以本方加昆布、海藻、桃仁、红花等,治泌尿系结石数百例,排石率达85%。
治疗头面部疼痛,特别是血管神经性疼痛,以赤白芍各30g,甘草6g为主,配白芷、川芎、葛根、全蝎、蜈蚣、蜂房等,效果十分理想。
治青春期痛经,特别是中学生学习紧张导致的痛经,以赤白芍各30g,炙甘草10g,加失笑散、郁金等,一般使用3 4个月经周期便愈。
②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多虚实夹杂,且病程日久,治疗宜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升降勿过,即“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笔者常以赤白芍各30g,甘草6g为主,治消化道溃疡及其炎症,随寒热虚实之不同而加减变化。寒症去赤芍,加桂枝、良附丸之类;热证加虎杖、白花蛇舌草、柴胡之类;虚症去赤芍,用炙甘草加四君子汤;实证加酒大黄、枳实、槟榔片等。对慢性溃疡病,以赤白芍各100g,白及120g,共为极细末,每次5g,饭前1小时服,日服3次,效果甚为满意。
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多见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病程长,一般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滥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肠炎。
笔者曾治一中学生,近两年大便不成形,一日数次,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追问病史,患者曾在2年前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尔后每服用抗生素则腹泻加重,诊为菌群失调。拟赤白芍各30g,生甘草6g,陈皮10g,白术、藿香各12g,6剂而愈。对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亦可用芍药甘草汤为主加健脾燥湿理气之品治之。
③老年病
据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且性味平和的特点,可将其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的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症状,治疗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如冠心病,重用赤芍30 60g,炙甘草6 10g,加丹参、琥珀等;骨质增生,用赤白芍各30g,炙甘草6g,加葛根、丹参、水蛭、骨碎补等;前列腺增生,用赤芍30g,生甘草6g,加琥珀、车前子、水蛭、桃仁等。
对于老年性习惯性便秘,不少患者用果导片、黄连上清丸之类,以图一时之快,然犹如以油救火,便秘日重。笔者以白芍30 40g,生甘草10g,加四妙勇安汤治之,多在服药2 3剂时顺利解便,且无便后燥结之虑。此方对阴虚、气滞、食阻之便秘,亦应手取效。
有文献报道,以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效果好,为首选方。笔者受此启发,对老年肌肉颤动、胀痛、酸软麻木之症亦多以芍药甘草汤治之,疗效显著。
三、结语
仲景所创芍药甘草汤这一基本方,深受后世医家喜爱,且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达原饮、防风通圣散、胶艾汤、八珍汤等数十首名方中都含有这一基本方。
该方临床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凡骨骼肌痉挛、肌痛、神经痛及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内脏疼痛等均可使用。经长期临床证实,其缓急止痛的效果十分令人满意,用之得当,常有立竿见影之功。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中药材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着每个家庭,每位父母。记得我的母亲就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还有我的表大姐都有严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这种病西药吃了很多,很难根治。中医的思路如果对症,就几副药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辩证施治。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个汤方临床上是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像手指头关节变形之类的可能桂枝芍药知母汤效果不大。但如果是膝盖的风湿,那可是一剂知(当然是在指扎针的前提下)膝五针扎下去,扎完针以后,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桂枝芍药知母汤里,如果桂枝开五钱的话,白芍就四钱,桂枝会比白芍的量多一点点,甘草、麻黄、附子(炮附子)这三味药是等量的,比如说甘草三钱、麻黄三钱、炮附子三钱,桂枝最重,再来芍药,白术比如五钱、(知母)五钱、(防风)五钱,生姜两片或者三片这样都无所谓。
有的人风湿遇到天气突变如下雨,会感觉很酸痛,这种风湿,也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膝盖呢,痛风,肿起来,红肿,这个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药,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附子去寒,所以,桂枝芍药速度就那么快!原方不变啊,完全没有改变!这个炮附子,要用炮的,炮附子去寒的时候兼去痛,防风也可以去痛。所以,真正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炮附子、防风)。像头风摩散,里面的炮附子跟青盐,可以止头痛,所以有寒痛的时候,用热药炮附子就可以。还有一种是癌症的痛,无法睡觉,不能吃止痛药,因为里面含有吗啡,吗啡会引起肝癌的。可以用白术跟附子,可以排脓汤,把它加重了以后病毒往皮肤表面上推,往外去走,去她的湿同时去她的寒。
那桂枝的性跟炮附子的性,都能够“壮心阳”,桂枝壮心阳,炮附子也是一样壮心阳。炮附子是壮心脏的火,强它的火。桂枝是性味厚、香、辛甘、阳药,厚味,味道非常的厚,而且是香,非常的香,辛香发散的,有点辣味。心脏的心火要下降到小肠来,就要靠桂枝,因为桂枝味厚下沉,他入血分。有桂枝的话,这个血就往下导,进入小肠。像妇人的奶水就是月经。
那奶水如果没有办法排下来,最普遍的处方,用的是“四物汤”加“炒麦芽。“四物汤”加“炒麦芽”这个处方,是来自《奇方异录》这本书里面,如果力量不够,这个时候就要重用桂枝,可以把她整个奶水排下来,排到子宫里面来,变成月经。原因就是桂枝能够将心脏的火导到小肠里面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风湿、关节疼痛的人,如果有便秘,切不要攻下!直接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吃完以后,他如果大便回到正常,就代表风湿去掉了!如果大便还是不正常,再吃等来了一个星期后,才可以开一些通利大便的药!
如果病人感觉骨头碰着骨头,代表他这个软骨没有了,那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基础上加一些像牡蛎啊、补骨脂增加骨头的一些药物在里面,就可以了,效果非常好。
味酸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接下来看历节,“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吃酸的太多就会伤筋,这是酸太盛。两种酸,一种是吃到东西就是酸的,如柠檬、葡萄柚都比较酸;还有一种酸是“假甜真酸”,比如说面包用人工糖—白糖做的,吃下去很甜。人工糖骗到你的嘴巴,到了胃里面去以后是酸的,我们身上很多的病毒啊、细菌,在嘴巴里面你吃到人工糖以后就喂食这些东西,它吃了这个人工糖以后排出来的粪便呢、代谢物就是酸性的,那晚上睡觉就脚抽筋,黄帝内经说“肝苦急”。肝苦急要“急食甘以缓之”,要多吃甜的就会减缓,此甜非彼甜”,去超级市场上买那个黄糖,蔗糖,晚上睡觉以前泡点很浓的糖水喝下去就好了。”,中医有个方子叫芍药甘草汤,就可以治这个抽筋。
那咸味伤骨,骨折病人要少吃咸的。如果膝盖肿大、风湿关节炎的时候,病人咸的少吃或不吃,那腿鹤膝”,指腿像那个鹤的脚一样,中间膝盖肿很大,腿变得很小,这种叫“痿”。骨伤,骨受了伤之后就会痿。反过来,我们看到痿......肌肉萎缩掉,就知道骨伤了!那我们就要去治骨,名曰枯。
当你遇到“枯泻相搏”的时候,就是酸味又伤到筋,咸味又伤到骨的时候,这叫断泻,“(名曰断泻)。
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这个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这是历节的源头。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遇到这种(“鹤膝”)就比一般的风湿严重,这个时候就用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到了非常疼痛的时候。就用乌头汤这个很强的经方。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
右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乌头汤专门治疗膝盖关节、脚踝裸关节地方。但心脏有问题有我,像地图舌,那心脏都有问题的,不能吃麻黄,否则心脏跳动得更快。可以改成桂枝汤配合乌头,乌头怎么用?乌头一两,用两碗水把它煮成一碗,加热以后少掉很多毒性了。那这一碗水呢你把乌头就丢掉了,剩下的乌头水。这个时候合蜂蜜一碗。蜂蜜本身可以解乌头的毒,加上一碗的乌头水,两个和在一起,是不是两碗?这个时候你再用火去滚,变成一碗的浓度,跟生蜂蜜的浓度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但颜色是黑的。这是我们制作乌头蜜的最标准最好的方。吃的时候,乌头按照这个剂量一两一碗的蜂蜜,吃的时候一汤匙的乌头蜜,混进去,就用这汤。
乌头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甘草大枣,然后再一匙的乌头蜜,乌头桂枝汤。
乌头桂枝汤还可以治疗寒疝,手足不仁,手足关节痛等,尤其是脚无力用最好。乌头桂枝汤,这个药被老师称是mercy慈悲的药,这个药绝对是来自佛或者是神来的,因为这种病诸位你们没有得过,你不知道有多痛苦,你如果得个病死掉就算了,这个折磨人。
还有红斑性狼疮,红斑性狼疮标准的症状就是关节痛。治疗红斑性狼疮的处方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下去,然后大便不通或者是胃口不好,加减,也会好的。
经方治病讲究的是,中病即止。就是说,你喝下去,第一碗下去,你加一勺乌头蜜下去以后,没有感觉,第二碗再加,变两勺,吃得舌头麻掉了就停下来。
泡脚除湿的矾石汤,治疗“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右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矾石汤”,矾石本身能够除湿,力量很强,所以用矾石这个一味药,用水滚个三五沸,专门泡脚治疗脚气,脚气的时候可能有红肿,那个肿一直往上升,从脚底板一直往上走,或者是单纯的这个丹毒,任何的脚上发的病一直往身上走,就叫做“脚气冲心”,。脚气有很多原因,不要去看什么病名,只要看到脚红肿、发炎,红肿那个从脚一发起来,肿起来,一直往身上走,就是冲心..往心脏走,都可以用这个外洗方来泡脚。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肾主骨,肝主筋,这个得病的原因,跟“黄汗”一样,可用黄芪苦酒汤。
历节,分三种。第一种叫风痹,第二称血痹,第三个就是历节。对照西医来说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饮酒以后,汗出当风得到。
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附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
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附子的各家典籍
《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附子汤研究论文”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