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特色面食 特色面食
雪浓汤好喝吗知乎_雪浓汤好喝吗
tamoadmin 2024-09-03 人已围观
简介1.韩国有什么好吃的2.朝鲜族文化方面的试题3.韩国有哪些美食?4.你不吃饭,你人生还有啥意义?韩国酱汤做法原料:红椒,青椒(均为小手指样大小),京葱,猪肉,豆腐,韩国豆酱(超市有卖)制作方法:1.红椒,青椒全部切小圈,京葱也切小圈(1分2后切),猪肉切丝,豆腐切1厘米立方的小块2.锅中加水烧热,放入豆酱(量看吃饭人数控制),等豆酱汤烧开,加入肉丝,红椒,青椒,京葱圈3,等上述原料全部烧熟后加豆腐
1.韩国有什么好吃的
2.朝鲜族文化方面的试题
3.韩国有哪些美食?
4.你不吃饭,你人生还有啥意义?
韩国酱汤做法
原料:红椒,青椒(均为小手指样大小),京葱,猪肉,豆腐,韩国豆酱(超市有卖)
制作方法:1.红椒,青椒全部切小圈,京葱也切小圈(1分2后切),猪肉切丝,豆腐切1厘米立方的小块
2.锅中加水烧热,放入豆酱(量看吃饭人数控制),等豆酱汤烧开,加入肉丝,红椒,青椒,京葱圈
3,等上述原料全部烧熟后加豆腐就好了,口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辣椒粉,胡椒粉
黄豆芽汤饭
-韩国料理制作攻全州以绿豆芽闻名,
传说,全州从前的府使以黄豆芽治愈了全州的风土病,从此,黄豆芽从未离桌。
在鲥鱼汤和煮黄豆芽的汤里泡饭,在上面放酱虾、拌黄豆芽、葱、蒜、芝麻、香油、辣椒面热吃的一种饮食。
材料:
鲥鱼30g,水10杯,黄豆芽250g,水3杯,葱20g,蒜20g,芝麻3大勺,辣椒面 2大勺,香油1大勺,酱油2大勺,饭5杯,虾酱3大勺
做法:
(1)把黄豆芽去头截尾,放3杯水煮熟并捞取加佐料拌。
(2)在10杯水中放鲥鱼做鲥鱼酱汤并与煮黄豆芽的汤混在一起。
(3)把饭盛在沙锅中,在上面放虾酱、葱、蒜、黄豆芽,并倒许多汤加酱油熬。
(4)盛的时候放芝麻、香油、辣椒面
://.heiyou/tribe/540/998166.shtml
韩国泡菜汤
材料:
韩国辣1碗、洗米水一大碗(约500毫升)、中型土豆1个、小型洋葱1个、黄豆芽1把、金针菇1把、豆腐1块、五花肉1小块(牛肉亦可)。
调料:
大葱1小段、辣椒粉1勺、白糖1/2勺、蒜泥1勺、生姜泥1/2勺、料酒2勺、香油1勺、大酱1勺 、(这里说的勺以普通的汤勺为单位)
作法:
1、将土豆去皮后切成片,洋葱切成丝,五花肉也切成片、泡菜切成1口大小,大葱斜切成段备用
2、在五花肉片内调入蒜泥、姜泥、料酒、香油、白糖和辣椒粉拌匀腌制10分钟
3、在陶锅内倒入少许芝麻油,然后放入腌制好的五花肉片小火煎至变色,然后分别放入洋葱丝和泡菜翻炒2分钟
4、往锅内倒入洗米水,转大火,然后调入大酱
5、将土豆片放入锅内煮2分钟后,再依次放入豆芽、豆腐、金针菇煮至沸腾
6、最后将切好的葱段放入锅内烫熟提味即可
贴心建议:
1、韩国泡菜汤的变化很多,放入不同的材料就会变化出各种新鲜的口味,作法都较相似,肉可以选用五花肉、牛肉或鸡肉,放入海鲜的话就可以做成泡菜海鲜汤
2、韩国泡菜选用发酵较久,比较酸的口感更好
3、用洗米水做出来的汤会比较浓厚,在蒸饭的时候第一遍先用水将米轻轻地冲洗一下倒掉,然后再清洗的水即可留下
韩式雪鱼汤:
原料:
雪鱼 (小)1只(1Kg)生牡蛎200g 大叶子2片 清酱1勺蒜姜捣碎,各1大勺 辣椒面1大勺 葱一段
做法:1) 把雪鱼切成5cm大小
2) 把杆切成4cm大小,大葱也一样
3) 雪鱼放在水里煮,放佐料,然后放,放盐,放大葱
4) 煮熟后放入生牡蛎,煮煮,调味即可
韩味泡菜锅:
原料:超市售韩式辣1袋、猪五花肉250克、豆腐1块。
做法:
1.沙锅内放入清水,加入少许鸡粉或牛肉粉使汤味更加鲜美,将辣切成小块放入,煮沸。
2.将五花肉切成薄片,豆腐切片,下入煮沸的锅中。
3.改用文火煮5~8分钟,即可食用。
口味:咸、香、辣、鲜,五花肉的肥腻也被泡菜的爽口完全中和,非常适合寒冷的冬季食用。
韩式锅仔拌饭
原料:菠菜 肉丝 香菇黑木耳 胡萝卜 黄豆芽 鸡蛋
做法:
1.将所有配料切条煸炒。
2.在煮好的米饭中央放一个煎好的荷包蛋。
3.把所有炒好的配料依次放在饭上,并加上适量韩国辣酱,拌匀即可食。
酱汤泡饭
汉城有名的酱汤泡饭历史悠久。相传宪宗(1834~1849)皇帝也曾吃过。酱汤泡饭是赶集日在市场饭店里架上一口大锅,用劈柴烧起来的火熬出来的。赶集人走几十里路后,以酱汤泡饭喝上几杯马格利酒(韩国的一种米酒),马上就可以解除疲劳。
酱汤泡饭是把牛肉和萝卜熬熟后取出来切成片加佐料,再往汤里泡饭与加佐料的肉和萝卜、蕨菜、桔梗、黄豆芽一起吃的一种饭菜。可以放牛肉或鸡肉熬汤,也可以放面条吃。为除膻味放补刻佳你(除味的一种调料)熬熟后取出。也可以放欧芹杆、芹菜、洋葱、胡萝卜熬熟后取出。蕨菜根据个人的嗜好可以不加。
桔梗含有大量的纤维质,是含有质丰富的铁和维生素B2 的食物,有去痰效果。因此,中医上把它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材料
牛排骨和肉600g,萝卜200g,水20杯,蕨菜100g,桔梗100g,黄豆芽100g,牛肉150g, 热饭5杯
肉佐料:酱油1.5大勺,葱1大勺,蒜1/2大勺,芝麻1大勺,香油1/2大勺,胡椒面1/2大勺,清酱5大勺
做法:
(1)把牛排和肉用凉水洗净,与萝卜一起放在水里煮烂。
(2)把煮烂糊的肉捞出来切厚,并与切好的萝卜一起用葱、蒜、酱油调味,再放在汤里炖。
(3)把蕨菜、桔梗洗净加佐料炒出来。
(4)然后黄豆芽煮出来,加佐料拌好。
(5)把牛肉切好加佐料烤成圆形,再切成四角形。
(6)把米饭盛在沙锅里,放上酱汤,然后把肉与拌菜放匀。
(7)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加葱、芝麻、辣椒面等。
韩式辣
原料:
,姜,蒜,苹果,梨、辣椒面,盐,味精等
制作过程:
1、将剥去外层,洗净,里外均匀抹上盐,腌半天,然后挤掉水分
2、将姜,蒜,苹果,梨剁末儿,苹果、梨用1/3或者一半即可
3、加入适量凉白开,把辣椒面,盐,味精调匀,辣椒面的量看自己喜欢辣味的多少,也要看辣椒面的新鲜程度
4、把姜蒜苹果梨末儿倒入辣椒面中,搅拌匀
5、开始腌菜!从最内层开始,把调好的辣椒糊糊抹在上,里外都抹,注意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啊或者带塑料薄膜手套
6、整棵都抹好后,装入一个带盖的容器,注意洗净,一定不要有油,如果无盖的,用保鲜膜封住也可以
7、3—5天辣即告成功,可以切菜装盘了
特点:
注:辣的制作从头到尾都不能沾一点油
牛杂碎汤
传说世宗大王在先农田亲耕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一步也不能动又非常俄,为了充饥杀了一头牛,将牛肉煮熟后,只放葱,以盐调味道后喝去。从此,将此汤称为牛杂碎汤。用牛肉,软骨,腔骨熬汤,肉切成片,以葱,胡椒粉,盐调味道。因尾放很多骨头熬汤,颜色灰白。
为了除去异味儿放补刻佳你(除味的一种调料)熬后取出,也可以放西洋芹,芹菜,胡萝卜,洋葱取出。将饭或者面条放在汤里吃。
喝牛杂碎汤时吃的萝卜块儿泡菜,有除去异味儿和助消化的作用。
材料
牛头2Kg,牛足1个,牛膝盖骨1个,腔骨1个,牛排骨和肉500g,水20L,葱4棵,蒜1头,生姜1粒,适量盐、辣椒面、胡椒面。
做法
(1)把牛头、牛足、腔骨、牛膝盖骨切成块,在凉水里泡1小时左右后捞出来。把牛排和肉等做汤用的肉整个洗净后捞出。
(2)在大锅里放一定量的水,把牛头、牛足、腔骨、牛膝盖骨放进去,等煮沸以后将火调弱,漂去在上面的油和沫,并在煮的时候,把葱、生姜、蒜切成大块放进去。
(3)肉煮至半熟时,把牛排骨和肉整个放进去煮烂后捞出来,等汤凉后再漂去油。
(4)刮去骨头上的肉,再切小,排骨肉捞出来切成薄肉片。
(5)把肉片放在海碗里,把汤烧热后浇上。再放上切小的葱和盐,胡椒面,辣椒面。
韩式泡菜拌饭
[原料/调料]
牛肉片 3片 甜不辣、芹菜 各适量 菠菜 70公克 辣泡菜 2大匙 荷包蛋 1个 白饭 1碗 芝麻 少许 蒜末 1小匙
调味料A:辣豆瓣酱 1大匙 糖 1小匙
调味料B:盐 1/3小匙 糖 1/3小匙
调味料C:酱油 1/2大匙 糖 1小匙
[制作流程]
(1)将甜不辣切片、芹菜切段备用。
(2)将处理好的甜不辣及芹菜入油锅,加入调味料A炒匀起锅。
(3)菠菜切段,用蒜末爆香炒熟,并加入调味料B炒匀起锅。
(4)起油锅,煎牛肉片用调味料C调味煮熟后起锅。
炖牛尾汤
将牛尾巴用文火熬熟后取出,并用盐、胡椒面、葱、蒜、清酱调味道后放进去再熬。另准备盐、胡椒面和切好的葱。
为除牛尾巴味儿,放月桂树叶、芹菜、西洋芹、胡萝卜、洋葱熬熟后取出。
用于除味的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除腻味的同时有补充维生素、无机物的效果。
材料
牛尾巴2Kg(水10L,葱3棵,蒜5块),盐,胡椒粉,葱适量。肉的调料:酱油1大勺,盐2小勺,切好的葱2大勺,捣好的蒜1大勺,香油1大勺,少量胡椒粉。
做法
(1)把牛尾切成4-5cm大小,或者在买来整块的时候,把刀插入骨节之间的软骨部分切断,把外面的艮膜剃掉泡在水里放血后捞出。
(2)把牛尾放在开水里加火煮一会儿,再把火调弱,煮3小时左右。煮的时候,把葱和蒜切成大块放进去,并漂去在上面的油和沫。
(3)煮出汤来,牛尾上的肉烂糊时捞出,等汤凉后漂去浮在上面的油。
(4)牛肉加佐料拌好。
(5) 把汤再熬一次,并放加佐料的牛尾煮一会儿盛在钵子中,另放上准备好切好的葱和盐,胡椒面。
炖排骨
炖排骨是将牛排切块儿加水煮熟,以佐料调味儿,再加萝卜、胡萝卜、香菇、银杏炖熟后吃的食物。
材料
牛排600g,水4杯,萝卜300g,胡萝卜200g,香菇8个,鸡蛋1个,栗子10个,银杏10个
佐料酱:酱油6大勺,磨的梨6大勺,白糖3大勺,切好的葱2大勺,捣好的蒜2大勺,香油1大勺,芝麻1大勺,胡椒面少量
做法
(1)把牛排切成5cm大小的块儿,泡在凉水里放血捞出来再放4杯水煮出来。将排骨的筋或脂肪去掉,并以2cm间距划出刀纹,漂去肉汤中的油。
(2)把梨去皮,磨成碎沫后做佐料酱。
(3)把熟排骨放在平锅里,放2/3佐料拌匀,再加2杯左右的肉汤,用弱火中煮至排骨烂糊。
(4)萝卜和胡萝卜切成四方形3cm大小,切除棱角放在开水里煮出,香菇泡后切成银杏叶模样。
(5)排骨煮烂糊,汤剩一点时放煮的萝卜、胡萝卜、香菇,加剩余的佐料酱和肉汤在弱火中焖出来。
(6)有润泽并入味后放上栗子和银杏。盛在碗里把鸡蛋切成丸子形或骨牌形放在上面。
酱饼
在糯米面和牛肉里加大酱、捣碎了的葱、蒜、胡椒、整芝麻后做成圆形薄饼,晒干抹上香油,放在烤架上烤着吃。
大酱是把黄豆煮熟后用菌类发酵而制成的,有助于消化、吸收,并且,最近发现大酱有抗癌效果。
材料
糯米面1/2杯,大酱1杯,牛肉1/2杯,白葱1棵,蒜2块,青椒2个,胡椒面少量,整芝麻1大勺,食用油少量
做法:
(1) 把糯米泡在水里捞出后磨成面。
(2) 切好牛肉。
(3) 捣好葱、蒜,切青椒去子并切碎。
(4) 混合准备好的佐料和糯米面o牛肉,大酱。撒匀整芝麻做成直径10cm,厚1-2cm的圆饼在蒸笼里蒸出来后晒干。
(5) 吃的时候,在烤架上抹上香油后烤着吃。
大酱最好是酿酱油之前的新大酱且是加盐之前的。
萝卜饭,鳕鱼汤
萝卜饭:把萝卜切成粗条放在电饭锅或平锅的最下面,再放米做饭后,用酱油拌着吃。
鳕鱼汤:炖鳕鱼和牡蛎时,为除膻味在汤里放、辣椒、葱等熬炖的汤。
鳕鱼比长扁鱼或鲱鱼脂肪含量低味道清淡,在刮寒风的冬季可暖身,当作醒酒汤喝时清淡,并能醒酒。
材料 (萝卜饭)
米3杯,萝卜300g,水3杯
佐料酱油:酱油5大勺,切好的葱1大勺,捣好的蒜1小勺,能好的生姜1/5小勺,芝麻1大勺,胡椒粉1/4小勺,辣椒面1/2小勺,香油2小勺
做法
(1)洗好米,泡30分钟。
(2)萝卜切成条。
(3)在饭锅或平锅的最下面放上萝卜条,上面放匀米,水从边缘轻轻地注入。
(4)饭焖好了以后,用勺子搅拌再盛。
(5)做佐料酱,搭配吃。
材料 (鳕鱼汤)
鳕鱼 (小)1只(1Kg),生牡蛎200g,叶2张,葱2棵,水6杯,盐1大勺,酱油2小勺,捣好的蒜2大勺,捣好的生姜1大勺,辣椒面1大
做法
(1)把鳕鱼洗净,除内脏后切成5cm大小的块儿。生牡蛎用盐水洗净,捞在筐里。
(2)把叶杆切成4cm大小,葱也切成同样大小。
(3)把鳕鱼头和尾放在平锅里,加水煮后入味捞取。
(4)在煮鳕鱼的汤里放鳕鱼块儿和,并放所有佐料,等煮熟时把生牡蛎和葱放进去。
(5)牡蛎熟后,味道协调时灭火。
元素。以全州拌饭最为有名。
烤肉
材料 : 牛肉(猪肉), 梨汁或糖, 酱油, 蒜末, 葱末, 芝麻油等
辛辣与否 : 不辣
介绍 : 把牛肉或猪肉切成薄片后经过调味再放于烤盘上烤。
烤牛排(佐料)
材料 : 牛排(猪排), 糖, 酱油, 葱末, 蒜末, 芝麻油等
辛辣与否 : 不辣
介绍 : 牛排经过佐料腌制后再用碳火烤。水原的烤牛排最有名。
水冷面
材料 : 荞麦面或土豆粉制成的面, 肉汤, 肉片(牛肉), 黄瓜丝, 梨丝, 煮蛋等
辛辣与否 : 不辣
介绍 : 把面放入冷却的牛骨汤里食用, 汤的味道清淡而爽口。另有一种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凉拌冷面。
海鲜汤
材料 : 螃蟹, 蛤蜊, 虾, 螺, 鱼, 萝卜, 辣椒酱, 辣椒粉, 葱, 大蒜等
辛辣与否 : 3辣椒
介绍 : 放入各种海鲜后用大火煮,并放入辣椒酱和辣椒粉提味。辛辣爽口是这道菜的特点。
烤鸡排
材料 : 鸡, 辣椒酱, 辣椒粉, 梨汁, 麦芽糖水, 糖, 葱末, 葱末等
辛辣与否 : 3辣椒
介绍 : 烤鸡排是江原道春川的代表料理。把鸡肉块加辣椒酱佐料拌匀后同各种材料混在一起炒。
排骨汤
材料 : 牛排(猪排), 萝卜, 葱花, 蒜末, 胡椒粉, 芝麻油, 芝麻等
辛辣与否 : 不辣
介绍 : 清爽的汤汁与煮得熟烂的排骨肉合为一体。汤里也可以加萝卜或粉条。
粥
材料 : 各种谷类
辛辣与否 : 不辣
介绍 : 放入谷料加6-7倍的水熬煮。有松仁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豆粥、牛肉粥、南瓜粥等,所需材料各不相同
超简单的韩国料理做法
紫菜包饭
配料:
1.米饭一小锅不要太热会烫手也不要太冷太硬了也不好吃(可以大米糯米等掺着煮吃起来 会更香)。
2.韩国紫菜若干张。
3.香肠、胡萝卜条、鸡蛋若干。少许的盐,白芝麻,芝麻油。
做法:
1.首先在温热米饭中放进盐、白芝麻、芝麻油,用手搅拌均匀了放在一边晾着。
2.蛋打散后加少许盐调味入平底锅中,煎成蛋皮后切作长条,趁油锅还热把切成条的火腿和胡萝卜炒一炒,一定要注意火候不要焦了也不要硬邦邦的没有熟。
3.一切准备就绪,拿出两张紫菜细细铺好,米饭倒在上面,倒上四分之三用手弄散铺满紫菜的四分之三的每个角落,不要太用力,然后放上鸡蛋条胡萝卜条火腿条菠菜等。
4.把紫菜卷起来,一定要卷紧。如果卷不紧切的时候就会松散开来。
5.最后再用刀把卷成条形的紫菜包饭切成1.5cm的小片就可以了。
PS:如果大家喜欢,还可以在包饭中加入自己喜欢的东东,比如我很喜欢吃金枪鱼紫菜包饭。^_^
牛头糕
[原料/调料]
糯米10杯,粳米7杯,黄豆2杯,小豆2杯,大枣1杯,栗子1杯,白糖1杯,盐 2大勺,柿饼10个
[制作流程]
(1) 把粳米和糯米泡在20℃的水里,粳米泡8小时,糯米泡30小时后捞取放盐捣成60, 100mesh 面。
(2) 栗子去皮,大的切半。
(3) 大枣去核切成2-3份,柿饼切好。
(4) 把小豆煮熟,黄豆泡好。
(5) 在米面里混合准备好的栗子、大枣、蜜桔、小豆、黄豆、白糖,并放在蒸锅里蒸出来。蒸的时候,在蒸锅下面放上蒸过的黄豆或小豆。
(6) 冷却变硬后切成四角形。因切的样子像牛头肉片而起的名字。
做法: (1) 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 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 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
暖身提示:此锅主要靠韩式泡菜调味,如果感觉汤味太淡,可适当加一点盐。
韩国有什么好吃的
牛骨汤能与黄酒同喝
牛骨海带豆腐汤
材料
主料:牛骨,海带,豆腐
调料:大葱,盐
做法
1、牛骨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凉水上锅,烧开后撇出浮沫,加上葱段,熬4个小时放凉后移入冰箱一个小时取出,汤表面的油会凝固,这样就能很轻易的把汤里的有撇掉了;
2、继续上火烧开,倒入洗好的海带小火煮1个小时,再加入嫩豆腐煮1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超级补钙的一道汤!
牛骨雪浓汤
菜谱简介 回到家里做了饭就开始顿牛骨汤,一般韩国的雪浓汤要顿上10个小时。我可没这个耐心啊!决定用炉子煮头道,熬了半个小时,放在煲里顿去吧 !
材料
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个
做法
1.现把牛骨洗干净,然后飞水。
2.然后把以上材料加水适量,在炉子上共煮熟开。
3.小火敦半小时后,放入电煲中去慢敦烂,熬出钙质。
4.只到汤变成雪白色,就好了。
5.调味后服食。
朝鲜族文化方面的试题
韩国街头小吃,让人垂涎三尺,我们来看看以下10种韩国街头小吃:
1.核桃点心
圆圆的面团里面加入甜甜的红豆馅儿,然后在点心的外面加入核桃块儿做成的点心。
2.炒糕条
韩国人最常食用的零食,男女老少皆宜。因为用辣椒酱做成,所以可能会有点儿辣,但是我觉得越辣越好吃!
3.鲫鱼点心
在鲫鱼模样的模型中加入和好的面粉后加入红豆馅儿,这是韩国人冬季非常喜爱的零食。因为名为鲫鱼点心,所以外国人都以为点心里有鲫鱼馅儿呢!
4.油炸小吃
常常和炒糕条一起使用的零食。有炸鱿鱼,地瓜,紫菜包粉条,饺子,蔬菜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蘸酱油服用,有的人则喜欢加入炒糕条的辣椒汤食用。
5.肉串
鸡肉串,火腿肠,糕,鸡蛋等多种,油炸后涂抹辣椒酱或番茄酱等食用。
6.紫菜包饭
在紫菜上放一层米饭后加入胡萝卜,鸡蛋条,人造蟹肉,菠菜等4~5种材料后卷好,然后用到切成小块食用。除了大的包饭外,还有迷你紫菜包饭,一口一个,吃起来非常方便。
7.迷你比萨饼
在烤箱磨具上加入揉好的面粉和蔬菜,火腿,调味料和奶酪等,大小仅为普通比萨饼的1/4,因为比较小,所以非常适合在街头销售。
8.甜饼
揉面后加入红糖,做成圆圆的形状,然后用油煎成**,美味的甜饼就做成了。以前甜饼的陷儿只有糖,但是最近还加入花生,松子等坚果类味道非常香甜,还有加入比萨饼酱和奶酪的比萨饼甜饼,低热量减肥甜饼等各种甜饼。
9.热狗
用一次性筷子插上火腿肠后,再蘸上一层面糊后用油炸,还有的热狗外边还加一层土豆块呢!很多孩子先舔舔外面的糖和番茄酱,然后吃香喷喷的炸面,最后才吃里面的火腿肠呢!
10.鱼粉
冬季的大街上,最吸引人的就是美味的鱼粉和鱼粉汤!味道有原味儿鱼粉,海鲜鱼粉,辣椒鱼粉,炸糕串等很多种,普通蘸酱油汁儿食用。
韩定食(韩国式套餐):原为朝鲜时代的宫中料理,桌面上摆满各式小菜,除泡菜外,不加辣椒粉是它的特征。蒸、烤、烫、拌等用尽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材料调味,配色花样百出而丰富无比,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并不一致,但一定会包括以小麦煎饼包裹肉类,蔬菜八种而食用的“九折板扳 ”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蘑菇炖煮的火锅名曰“神仙炉”。
烤牛肉和烤牛排 :最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要数韩国烤肉。韩国烤肉有很多种,最有味道的应该是靠牛排(选用用奶喂大的乳牛的排骨,在佐料中腌制后,放在铁板上烤熟。)。另外,烤牛肉(以佐料卤腌切成薄片的牛肉后烤熟)也很受欢迎。肉烤熟后,要沾上韩国特有的辣椒酱或豆瓣酱,然后用生菜、黍子叶包上(可包些蒜瓣),犹如吃北京全聚德烤鸭一样食用。一般附带3-5样泡菜或小菜。
冷面:? :韩国的冷面正如韩国的菜肴一样,很少含有油性,这与中国的四川凉面有很大的不同。冷面按照形式有两种:一是加汤的“水冷面”,非常爽口。二是以无汤的以辣椒酱为调味料的“拌冷面”。按地区分有平壤式冷面,“面”以荞麦为主料;咸兴式冷面,以马铃薯为淀粉主料。冷面上附加的配料大多为肉类、蔬菜、或煮鸡蛋,亦有放生鱼片的餐厅。冷面的长度令人叫绝,当服务**拿着剪刀走过来时,请不要害怕,不用剪刀剪短,恐怕食用起来会很费劲。另外,冷面还有一个变种--“温面”,顾名思义,汤是温的。
不要顿顿吃冷面,因为油性太少,很快就会感到饥饿。吃烤肉后,吃上一碗冷面,会非常解腻。
拌饭:韩国拌饭是韩国料理中的又一特色,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石碗拌饭”是把黄豆芽等蔬菜、肉类、鸡蛋(生鸡蛋)和各种佐料放在白米饭上,然后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再加上韩国辣椒酱,搅拌后食用,其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形式独特,由于石碗很烫,碗底会留下一层锅巴,千万不要扔掉,因为有多种材料的混合,锅巴更是好吃无比。
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参鸡汤 :说是汤,其实是饭。把糯米、大枣、大蒜、人参放入童子鸡膛内长时间炖煮而成。食用时,随个人喜好加放胡椒,咸盐。营养丰富,可称为补品。
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由于含有人参,不宜经常食用。
牛肉汤(雪浓汤) ? :把肉片、葱花等加入牛骨汤中制作而成的汤。由于材料的不同,分为牛排骨汤、牛肉浓汤、海鲜辣汤等。
适合中国人口味。
解肠汤:也可称作:“解酒汤”,此汤是由牛骨及内脏炖煮,再加放牛血而成,清淡爽口。
可能会适合某些人的口味。
锅汤、火锅类:酱汤 :用韩国辣酱、豆瓣酱与蔬菜炖煮的汤。加放猪肉与泡菜的称“泡菜汤”,加放鱼类内脏称“什锦火锅”,最有名的是用牛的内脏及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当然,还有用章鱼等煮成的“章鱼火锅”等等。
由于含有韩国酱类,可能不大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泡菜? :韩国菜中最著名的菜肴,除了广为人知的泡菜外,还有用萝卜、黄瓜等多种蔬菜腌制的泡菜,并且因地域的不同,泡菜的种类有百余种。其中,包裹式泡菜可称泡菜中的极品,除了外,还有栗子、梨、 大枣、鱿鱼、章鱼、鲍鱼、虾、松仁等材料,当然,泡菜里也要放葱、姜、蒜、水芹菜、虾酱、等佐料。
中国人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但越吃越好吃。
饼类:有用绿豆及米粉做成的“绿豆饼”,有用海鲜加葱做的“葱饼”,还有用土豆泥做的“土豆饼”。食用时皆须沾用以芽油及酱油合成的佐料。
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中国菜:中国菜多数为山东华侨引入韩国的。当然,为了迎合韩国人的口味,这里的中国菜较之国内有很大的变化。不过,在韩国仍可品尝到中国的四大名菜。最近中国餐厅的设备越来越豪华,有许多餐厅的建筑是仿中国的古城或万里长城。
当然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比较贵。
酒类:?, ?, ?
烧酒:一般含酒精量为25度。
由于很淡,中国人很容易喝过量。
浊酒(米酒):以稻米或糯米为原料酿制而成,韩国人戏称为“韩国啤酒”。韩国语发音:马格儿里。
类似四川的醪糟,很爽口。
韩国的啤酒种类很多,较为爽口。
炒年糕
紫菜包饭? (://zhidao.baidu/question/157690209.html)
韩国有哪些美食?
1.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途径与意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学习、传承中国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之精华,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家学者们长期诟病的问题,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学习极其忽视,文化素养越来越差。但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同学并不是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而是始终取的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误解的学习方法。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平时接触我国文化的课程多是公共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结课考试的机制,也往往围绕这一模式。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就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指挥棒,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只学些概论、通史类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原著经典的阅读。不读经典,我们的学习只能是肤浅的,表象化的,有时甚至会为某些思想所左右。当然,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就更无从把握了。
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应该取“经典阅读”的方法。现在教育界的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元典阅读”,即倡导对中华文化思想源头的经典作品(如《四书》、《诗经》、《老子》、《庄子》等)的阅读。这个范围似乎有些小,还可以扩展到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论学习中国文化的哪个方面,都不能笼统地了解大概就算学习,一定要阅读这个方面的原创性经典作品。不读《史记》、《汉书》,怎么能算学过中国历史?不读《论语》、《道德经》,怎么能真正领悟影响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儒与道的哲学?这就好象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只抱着《英美概论》通篇阅读,而不去读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去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我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心态。
我读过的我国文化经典不多,但觉得受益匪浅,也从中找到了些通过“经典阅读”学习我国文化的途径。在开始“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面临的是古文阅读的问题。我国的许多原创经典都是用古文完成的,读起来确实艰难、吃力。有些同学选择了放弃或是阅读今译本,这还是避开了与经典的直接接触。我们不应该因为读起来费劲、费时就放弃它,相反,应该借助各种工具书,耐心地逐字逐句研读。这个过程中,不仅对经典原著的内容有了认识,同时对古文字本身也逐渐熟悉和了解。毕竟,古汉字、古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尤其重要的位置。古文解读是我们必须突破的一环,如若不然,我们在阅读欣赏唐诗、宋词等美文是,如何体味其文字的神韵。其次,在阅读原创经典的同时,要把作品置于时代、整个文化的背景中,以点带面地学习。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文,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阅读经典作品,只是“经典阅读”学习中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自觉的展开对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的学习,并将作品与整个中华文化展开联系,把握其思想内核。这样就很容易把文学、历史、艺术与哲学整合在一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知识也就更加系统了。还有就是要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从中联想到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央视热播的《百家讲坛》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她在主讲的系列节目《于丹<论语>心得》中,就很好地通过自己对《论语》原著的研读、思考,将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与现代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其实通过阅读我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很多都是超前的,跨时代的,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丝毫不亚于现代人的总结。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中国的文化绝对是你思想是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经过后天培养,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其意义小可从个人学识修养,大可从民族文化上讲。
曾有人做过调查显示,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声有很大一部分认为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他们影响很大,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尤其能培养出优雅的气质与品味。有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典籍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昌盛,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浸润了传统文化因子,培养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人才素质涵养。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维、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从大的民族文化层面讲,美国学者亨廷顿曾说21世纪世界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他的这个理论影响很大,也有着很强的预见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后期,中华文明就处于劣势。经过这一个半世纪的向西方学习,我们的价值观、文化构成可以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其中很多地方有了严重扭曲,表现就是唯西方之是非为是非。如前不久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就是对西方医学的迷信和对中医文化的无知表现。文学上,孔庆东评价为:用汉字写美国故事。即我们的作家纯粹是拾人牙慧,而未从传统文化中寻。诺贝尔文学奖的伤痛可为例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读经运动”,提倡国学,表面上看是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但深层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丢失得太厉害了,到了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地步。当下的青年是在快餐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阅读经典并不要求我们对典籍非常熟稔,而是要求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书籍的阅读,达到对中国文化有个理性的审视,客观的认识,从而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至少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戚戚于东方文化,不汲汲于西方文明。学习中国文化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拾起我们曾经丢弃的民族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在平等的地位与西方文化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取长补短。
正真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中西文化交融在一起,有这民族文化积淀和西方文化吸取的人。现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使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强调学习中国文化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人生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做一个搭建在两种文明,多种文化间的桥梁。
2.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 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
(2)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庄子?达生》云:“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周易?文言》明确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顺应自然的“与天地合德”的思想。汉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数”的观念为基础建立起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即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宋代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更趋成熟、精致、完善。张载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正蒙?诚明》云:“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则提出“天人相应”的命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天人同构,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书中列举了诸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美学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有人指出,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3)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的“五美”之说实际上也是讲中庸:“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协和万邦是和合文化的又一实践。“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传统道德基础。从中国先秦时期老子主张大国理应谦下(“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到西汉董仲舒主张“洽四国”,唐代高祖李渊主张对周边邻国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处,消弭战祸,“化干戈为玉帛”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实践目标。在这种和合的文化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极少对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一个特征。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为古代五德之一。可见此种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完美的关系;第三,这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着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舍弃个性,一刀切成一堆齐刷刷的火柴棍儿。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
4.1.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建筑, 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 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中国古代讲究“道器”,形而之上为之道,形而之下为之器,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种学术,技术由师徒相传,以实地操作、心传口授为主。读书人很少关心建筑,木书也很少。再者,中国以农立国,崇尚节俭,把建筑视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对于新巧建筑,贬多于褒。这些建筑观都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中国建筑长时期缓慢的,却是极富韧性的超稳定发展这表明了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研究古代建筑必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 但可以归纳为4 种基本风格。
2.1纪念型风格
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 富有象征涵义, 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等。
2.2宫室型风格
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 主次分明, 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 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 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 尺度合宜, 装饰华丽。
2.3住宅型风格
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 尺度宜人而不曲折; 建筑内向,造型简朴, 装修精致。
2.4园林风格
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 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 色调淡雅, 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 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
3.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易学文化
我国在西周时就提出了“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即是我们所提倡的“ 天人合一” 。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天地之道即是我们所讲的风水理论。风水理论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 排斥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 创造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 因地制宜, 美不胜收,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1“五行说”
“五行论”将世界万物分为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和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西方属金,东方属木,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中部属土。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在建筑布局上,南为前,前为火, 北为后, 后为水, 前为宫殿后为寝宫。东为木,木为文,西为金,金为武,因此,在东面设置文化性的宫殿“文华殿”,在西面设置兵器类的宫殿“武英殿”。遵照这一思想,文武百官在上朝也是以东文西武位于两侧。
抛开其迷信的部分,风水学关于环境的选择,阳宅、阴宅的定点、定向,住房形态的分析等等论述与主张反映了实际生活的利弊,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在风水理论中, 建筑的选址所体现的一个原则就是“相形取胜”。就是建筑在修建之前,通过对地形、地貌、水土等方面的综合观察和比较,选择最佳的修建之地。风水理论中关于建筑选址的最佳地形是背山、面水、向阳, 以座北向南为最佳。山地,既便于排水,保持水土,形成局部的良好气候,又有利于阻挡冬天寒冷的北风。“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近水可以获得生活用水的便利条件,同时,在夏天可以形成凉爽的南风。向阳,可以获得良好的光照顷天时、得地利, 必然是一块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因此,中国古代的皇宫、民居、寺庙建筑都是按照这一原则来选址。例如北京故宫在整体布局上是北靠燕山,南临永定河。周代的王城洛阳,北靠邝山南临洛河。以环境来规划建筑,让建筑溶入环境,“因任自然”的建筑思想,是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一大特点。天时、地利、人和, 勾画出一个个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2“ 阴阳论”
在整体的布局上是用了对称形式, 结合了风水理论中“ 阴阳论” 的哲学思想。阳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 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 不断发展和引申, 进一步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所有现象。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即没有阴, 阳不能存在没有阳, 阴也不存在。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具有互相依存, 互相为用的特点, 处在一个统一体内。在阴阳论中, 向日为阳, 背日为阴山为阳, 水为阴左为阳, 右为阴男为阳, 女为阴。故宫的主体建筑在北京城南北的中轴线上, 宫殿在前, 寝宫在后,前朝殿大于后宫。其次序为“‘ 太和殿” 、“ 中和殿” 、“ 保和殿” 、“ 乾清宫”和“ 坤宁宫” 。“ 太和殿” 为阳中之阳, 皇帝的宝座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 保和殿” 为阴中之阳, “ 坤宁宫” 为阴中之阴, 为皇后居住的地方。在“ 阴阳论”中, 阿拉伯数字中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因此, “ 太和殿” 的开间设计为11间, 阶梯宽设计为60.1米, 均为阳。“ 太和殿”和“ 保和殿” 的御道分别有9条龙和9只兽作为装饰, 门上设有横九排, 竖九排, 九九八十一个门钉作为装饰。整个皇宫共有房间间半。“ 九”数字为阳数之最, 象征至高无上, 天长地久。
用现代的科学眼光来审视风水理论, 它蕴含有大自然的美学原理, 有人类对环境科学的思维和认识,其间隐藏着古代文化与艺术的精华。因此对于我们应该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风水文化中可取的部分, 吸取其对现代文化与生活有益的部分, 同时应该认清风水学中迷信和不科学的成分,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4.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礼制文化
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为基本框架的。这种理念在古代房屋建筑中的反映即“自相似”现象,。儒家学说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 礼制秩序不仅对君臣、臣民的尊卑关系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对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兄弟、夫妇、男女、长幼的人伦秩序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礼制秩序所制定的规划、营建制度对宅第、民居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4.1尊卑等级制度
宅第中“前堂后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屋为尊, 两厢次之, 倒座为宾” 的位置序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尊卑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建筑群体中, 单体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由视觉要求决定,而且是由等级这个社会现实决定。在一个家庭中, 以家长为核心按照亲疏关系构成一个平面展开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一个建筑群体内部, 建筑也因其服务对象不同而按照这个人际关系网络层层推进,其相应的大小、方位和装饰各不相同,这使得建筑群体成为理想的政治秩序和规范的具体表现。在整个组合中, 主从区别特别明确,单个建筑只有在主体建筑的参照中才会体现它的地位。在建筑中通过附加相应的等级制度限定如开间的数量、斗拱的配置、色彩的范围来区别不同级别的建筑,这在古代便有了可遵循的标准。很多文献记载了建筑等级的事例。如《礼记·礼器》关于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士一庙; 庶人祭于寝” 关于堂阶制度:“ 天子之堂级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等。礼更有以“中”为尊者:“中正无邪,礼之厚也”(《乐记·乐论》), “中正无邪”、“均衡对称”的建筑单体和群体布局,显示出尊卑的差别与和谐的秩序,而位于轴线上的主要构图因素不偏不颇, 创造了尊贵的气势。这些都是以“贵贱有等”的方式表达了建筑的礼制精神, 这就是礼——理性的制约。
4.2营城制度
中国古都的规划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的选址、营造、形制都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观念意识,并受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礼制始于周,从格局来看,都多少体现了《考工记·匠人》中“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的思想, 虽然后人建造的城镇并不是严格按照这个制度行事,但其布局其本没有超越这个制度的规定模式。古代的营国制度,便是营城制度。由于其思考模式源于礼制思想,所以它能在朝代不断的更替中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以宫为中心的都城规划结构一直沿袭到明清。元大都的兴建, 奠定北京城的规划结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中国古都几千年来一直因袭这种格局。宫城坐北面南,形成一条纵贯几里的南北中轴线,这便是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作为都城的基调,其他一切设施按规矩对应布置,一切道路体系以南北轴为准绳,经纬分明,无论道路主次,都是东西向和南北向,方正规矩,见不到放射线的道路。这组方正的大街小巷构成整个城市环境,人的一切活动被禁锢在内向院落, 中国旧城市的街头巷尾很难找到扩大的城市广场, 与欧洲城市多广场的布局绝然不同,这并非功能所决定,而千年来礼教意志所给予的影响,涵蓄内向的意志与墙的围合空间不谋而合, 这是中国人向千年来的审美价值观。中国古代都城的环境因受制于礼, 街道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城市里的环境空间缺乏变化,色彩也受到礼制限制,除了皇室的房屋,百姓是不允许用色去装饰房屋的。整个城市街区巷道全是一片灰暗的色调,烘托出宫城的红墙黄顶。城市的生活空间除了集中的几处“市”而外,老百姓只能在自家院内活动,另无他处公共活动场所。难得找到街区的广场, 这正是中国礼制所造成的结果。中国古代城市从整体环境到建筑群的规划都是由相互隔而不绝的单元组成, 这些主从单元串联起来,形成连续有节奏的合院群, 以中轴为序列串联起来。每一院落相对独立, 但远观又可见其整体性。其中每一院落及其建筑形式、数量、方位,代表使用者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建筑群是不同院落的有序组合。然后, 基于相同的原则,不同的建筑群有序组合而为城市。古代建筑既然以体现人文礼制传统为要,所以“ 明分使群”,既是人际关系的组织原则,也是建筑关系的组织原则,“ 家国同构”,既是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也是建筑关系的结构特征。中国人经历长期封建社会,而习惯于以沿袭旧制作为正统的象征, 因此缺乏对传统的开拓精神和科学探讨精神。其实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建筑师来说, 应该说是一个基础,而不是一种束缚,要以现代中国人的特有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创造中国的建筑,表达对建筑空间的中国式的感受和理解。当代建筑师研究传统, 是为了发掘传统中的精华,登上这一级台阶,然后迈向更高的境界。
你不吃饭,你人生还有啥意义?
泡菜、拌饭、烤肉、冷面、年糕等。
1、泡菜
“韩国泡菜”是朝鲜半岛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添加鱼露为配料的发酵食品。主要有益因子成分为乳酸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等无机物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十余种氨基酸。
韩国泡菜食后五味俱全,可佐饭,可佐酒,易消化,爽胃口,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消除多余脂肪等多种疾病,泡菜代表着韩国烹调文化,由于韩国所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漫长,不长果蔬,所以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
2、拌饭
拌饭里蕴涵着“五行五脏五色”的原理。菠菜、芹菜、小南瓜、黄瓜、银杏等五行属木,利于肝脏。生牛肉片、辣椒酱、红萝卜五行属火,利于心脏。凉粉、蛋黄、核桃、松子等**食品五行属土,利于脾脏。
萝卜、黄豆芽、栗子、蛋白是白色食品,五行属金,利于肺脏。最后,桔梗、海带、香菇等五行属水,这些黑色食品利于肾脏。
3、烤肉
韩国烤肉是韩国料理中的一道大菜。韩国烤肉主要以牛肉为主,如牛里脊、牛排、牛舌、牛腰等。还有海鲜、生鱼片等都是韩国烧烤的美味,但是尤以烤牛里脊和烤牛排最有名,因为其肉质最鲜美爽嫩。
4、冷面
韩国冷面的官方名称为朝鲜冷面,是朝鲜民族传统美食之一。据李氏朝鲜王国后期的世食风俗记史料《东国世食记》记载:冷面发源于19世纪中叶朝鲜王国的平壤和咸兴地区。
因此,冷面分平壤冷面和咸兴冷面。平壤冷面和咸兴冷面的最显著的区别:平壤冷面是为加汤食用的“水冷面”,而咸兴冷面是用辣椒酱做调料的“拌冷面”。
5、年糕
韩国炒年糕是一种休闲小吃,又称打糕条,流行于朝鲜半岛,原是19世纪朝鲜王国的宫廷菜,韩国美食界对其的官方称呼为“朝鲜炒年糕”,因其诱人的味道而广受欢迎。
百度百科-韩国泡菜
百度百科-韩国拌饭
百度百科-韩国烤肉
百度百科-韩国冷面
百度百科-韩国炒年糕
网易云音乐上,我印象最深刻的两条评论
你的心上人会身披黑胡椒披萨 脚踩草莓棉花糖 手持油炸大鸡腿找到你 你要等
春风十里 五十里 一百里 体测八百米 海底两万里 德芙巧克力 香草味八喜 可可布朗尼 榴莲菠萝蜜 芝士玉米粒 鸡汁土豆泥 黑椒牛里脊 黄焖辣子鸡 红烧排骨酱醋鱼 不如你 全都不如你
每次减肥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行字「老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吃好吃的吗?」
不吃饭,你的人生还有啥意义。
(吃饭,没有错,变胖了就是你的不对了。)
那,今天,说说 吃 吧。
我好想回到15岁,因为那时候我一顿饭能吃2大碗白米饭,配上姥爷每天中午不同的菜谱,夏天的时候米饭要泡水吃才够爽。那种大碗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那是姥爷为我特别准备的碗,全家人只有我一个人吃饭用这么大的碗。有点像陶瓷的,好像也有点像铁的,浅口大碗。那时候,我对米饭,真是吃的很偏执,甚至会想,自己当时是不是和米饭有什么仇恨,如果那吃完那碗饭,我就会有挫败感。
高中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克制自己吃米饭,这些年来几乎很少像小时候那样吃米饭,还有什么情况下能肆无忌惮吃米饭,大概就是吃<炒饭>的时候吧。
可以理解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会叫好卖座,中国人餐桌上关于吃的感情实在是太丰富了,每一道餐食,都包含着一段情感一个故事和一个家庭。换句话说,那才是真正的中国版的<深夜食堂>才对。
除了故事,吃饭还是最容易沟通情感的一件事。求人办事,要请客吃饭,相亲见面也要选择一家餐厅,朋友聚会,有吃才行。所以,当你想见一个朋友的时候,你要说「晚上干啥啊,一起吃饭啊。」
此外,品尝不同种类、不同菜系的美食,也是很多的人生目标,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不吃这个城市的地道美食,那就相当于白来过。
所以说,吃饭这件事,融合了上诉所说的三种情境。
那么,今天说个简单的吧。
去别人的城市要吃什么。
年初在首尔匆忙呆了三天,吃了几顿饭完全是freestyle的选择,没有想要吃什么,完全是街头看见什么就吃什么。
如果加了一个前序的话,是和韩国的“缘分”。元祖级老公宋承宪、金在沅是我十三四岁时,钉在眼里拔出来的“偶像”,并且我是看了两个人的一部作品。成为偶像的待遇不过是看了很多遍的他们的剧,再无其他。当时好朋友买了一卷金在元的胶布,我也是剪了一段帖在语文课本上,回头和后桌那个和我有故事的男同学说,「你看看,帅不帅。」
HOT、东方神起、junior这样的时代我全然不知,贴海报、买卡带、抄歌词这种事也不存在我的少女时代。现在想想,那时候体现出来的「超脱」,也可能是因为零花钱都用来吃了吧。
我的少女时代里,韩国首尔还是我比较憧憬的一个城市,但是当一件事你曾有过很大憧憬之时,随着蛮长时间的消磨,那件事最终好像就变的没什么意思了。
在沈阳生活后,西塔是一个几乎可以满足你吃到全部的韩国料理、买到韩国商品的地方,甚至走在街上都会有种猛然间走在国外的浪漫。
1月初,首尔。
落地住在东大门,第一餐,在去忠武路的路上走饿了。我竟然,走进了詹姆士芝士排骨店。
用竟然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店在沈阳已经很火了,第一家刚进入沈阳芝士排骨餐厅时间也很早,不是詹姆士,而是我公司旁边的一家店,开业的时候还去吃了一次。和同事们一起,吃完排骨,我们四个人眼神相对,互文对方是不是没有吃饱,于是,我们转身走进了沈阳一家著名烧烤店——爆烤鸡头王,由此可见芝士排骨给我造成的是怎样初体验。
但,不得不说,在明洞吃的这家店,可以说很好吃。也可能是我当时太饿了,排骨的味道挺香的,沾上芝士,再喝一口cass啤酒。我意识到了,我不是在西塔,是在首尔诶。
当天晚上去南山塔看了夜景,各种迷失方向,靠双脚走了很多路。
回酒店的公交车明明可以直接通到酒店楼下,结果莫名原因在东大门停下了不继续往前开。司机大叔说了一段话,车里的乘客纷纷都下车了。我又听不懂,问了一起下车的年轻女孩是否还可以等下一趟公交车。两个人互相一脸尴尬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英文,然后点头微笑的各自散去。
正值韩国敏感时期,街上的一直没有停止,我和H只好继续散步回酒店,边走边想起此时的韩剧里场景,路边摊帐篷里喝着烧酒吃着炒年糕的画面。两个人都表示很想吃路边摊。
H失望地说,「可是我们也不知道哪有啊。」我也只能无奈地回复她,「是啊,这条路上也不像有的样子,大概都在居民区附近吧。」
大概就是这场短暂旅行中充满的不确定性,走到酒店楼下,路边摊就那么就出现在眼前。
夜晚11点的首尔,蓝绿色的棚子,四周围着透明的塑料布,我们有些兴奋的回酒店换了衣服下来吃夜宵了。
韩文菜单,点餐全靠直觉吧。乌冬面配烧酒,小酌了一杯。
H觉得旁边的年轻人太吵,不过有时候我对吵没什么概念,他们喊着老板娘加酒,大笑着喝酒,大声地聊天。走了一桌人,接着又稀里哗啦的进来另一拨人。
H有些困了,我们吃了一会就上楼睡觉了,虽然那时候我的夜间生物钟兴奋点的开关刚刚被开启,由于H,我也不太好说什么。只能有沮丧的上楼,每次没有吃到尽兴的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嗯没关系还有机会再来的时候咯。
回酒店,躺下有些睡不着,当时电视里还播放着《新西游记》。
首尔第二天,上午在明洞逛街,之中的是去一家神仙雪浓汤吃午餐,在明洞的位置很好找,由于午餐时间要等位,而下午2点我就要赴一场BIGBANG的演唱会,所以在第一天吃芝士排骨的胡同里,闭眼睛随便找了一家,吃的是一份“紫菜包饭”配辣鱿鱼、热汤,没有拍照。
味道有些微微辣,吃完在旅行攻略上发现,这家名叫忠武紫菜包饭,好像还是蛮有名气的小吃,XFUN也推荐过。顺便说一下,这个紫菜包饭真的很特别,是真的“紫菜”包饭,里面没有任何配菜,没有咸淡,至于吃法应该包饭搭配鱿鱼一起嚼着吃吧。
大bigbang演唱会归来,排队入场到最后结束站了5、6个小时,腿不乏,心不跳,还想接着去“蹦迪”。H问我有什么想逛的地方吗,我摇摇头,因为这场旅行我真的是零,零所求。
总归是要吃饭的,想着地铁人一定很多,看了看地图,干脆坐公交再倒地铁可以直接到弘大,去HAHA的401烤肉店吃烤肉。我个人本来更想去的gary的烤肉店,但从地图来看,两家店的位置怎么看都挺远的,就放弃了。
从弘大地铁口出来到401还要走一小段路,就在离401不到500米的距离,过马路转个弯,H看见神仙学浓汤。是的,弘大的分店。10秒不到的思考时间,我跟着她走进了雪浓汤。H之前有吃过,她描绘着牛肉汤,白色的,汤味特浓,很好喝。
上图吧,1月的首尔天气我还是很喜欢,微凉,是穿大衣露脚脖子一点不冷的气候。窗外飘着细细的雨,熙熙攘攘的人群,喝到这碗汤的我,赛神仙。牛肉是切丝的,上菜时看起来没多少,我还在想会不会吃不饱,可是吃起来,就觉得肉真的好多,最后还剩下一些没有吃掉。
第三天,离开。古宫,首尔的最后一餐,这是H之前有查到推荐攻略餐厅。在明洞,号称韩国国王吃的拌饭,也是米其林推荐的餐厅。点一份两人套餐,全州石锅拌饭,全州传统拌饭和烤牛肉,是很经典的推荐了,也是是第一次,吃韩餐用小高脚杯喝米酒。
味道上,拌饭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用餐环境很舒服,不过,味蕾上的记忆还真不得不是很多。
找古宫餐厅的路上,我看到HAHA 401烤肉店,在明洞的分店。
这算是我在首尔的<三日三餐>吧,有经典也有瞎吃。最近看了好多首尔甜点美食介绍,下一次,走一走甜品的花路吧。
一定要质疑我对美食的评价,因为我的味觉从来不挑吃,我好像很少会说「不好吃的。」无论吃到什么,我都会说「嗯,很好吃!」
19岁以前不吃芹菜,19岁以后就没有再挑过的食了。
@长夜里的拥抱
文字是我瞎写的, 是我瞎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