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家常菜谱 家常菜谱

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

ysladmin 2024-05-09 人已围观

简介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附子汤研究论文”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1.医路日记12:(虐

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附子汤研究论文”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医路日记12:(虐病)诸关节疼痛症

2.姜附汤简介

3.附子的治病疗方有哪些

4.谁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 医药类的`

附子汤研究论文_附子汤案例

医路日记12:(虐病)诸关节疼痛症

       

        生活中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着每个家庭,每位父母。记得我的母亲就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还有我的表大姐都有严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这种病西药吃了很多,很难根治。中医的思路如果对症,就几副药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辩证施治。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个汤方临床上是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像手指头关节变形之类的可能桂枝芍药知母汤效果不大。但如果是膝盖的风湿,那可是一剂知(当然是在指扎针的前提下)膝五针扎下去,扎完针以后,开桂枝芍药知母汤给他。桂枝芍药知母汤里,如果桂枝开五钱的话,白芍就四钱,桂枝会比白芍的量多一点点,甘草、麻黄、附子(炮附子)这三味药是等量的,比如说甘草三钱、麻黄三钱、炮附子三钱,桂枝最重,再来芍药,白术比如五钱、(知母)五钱、(防风)五钱,生姜两片或者三片这样都无所谓。

        有的人风湿遇到天气突变如下雨,会感觉很酸痛,这种风湿,也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膝盖呢,痛风,肿起来,红肿,这个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四味药,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附子去寒,所以,桂枝芍药速度就那么快!原方不变啊,完全没有改变!这个炮附子,要用炮的,炮附子去寒的时候兼去痛,防风也可以去痛。所以,真正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炮附子、防风)。像头风摩散,里面的炮附子跟青盐,可以止头痛,所以有寒痛的时候,用热药炮附子就可以。还有一种是癌症的痛,无法睡觉,不能吃止痛药,因为里面含有吗啡,吗啡会引起肝癌的。可以用白术跟附子,可以排脓汤,把它加重了以后病毒往皮肤表面上推,往外去走,去她的湿同时去她的寒。

        那桂枝的性跟炮附子的性,都能够“壮心阳”,桂枝壮心阳,炮附子也是一样壮心阳。炮附子是壮心脏的火,强它的火。桂枝是性味厚、香、辛甘、阳药,厚味,味道非常的厚,而且是香,非常的香,辛香发散的,有点辣味。心脏的心火要下降到小肠来,就要靠桂枝,因为桂枝味厚下沉,他入血分。有桂枝的话,这个血就往下导,进入小肠。像妇人的奶水就是月经。

        那奶水如果没有办法排下来,最普遍的处方,用的是“四物汤”加“炒麦芽。“四物汤”加“炒麦芽”这个处方,是来自《奇方异录》这本书里面,如果力量不够,这个时候就要重用桂枝,可以把她整个奶水排下来,排到子宫里面来,变成月经。原因就是桂枝能够将心脏的火导到小肠里面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风湿、关节疼痛的人,如果有便秘,切不要攻下!直接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吃完以后,他如果大便回到正常,就代表风湿去掉了!如果大便还是不正常,再吃等来了一个星期后,才可以开一些通利大便的药!

        如果病人感觉骨头碰着骨头,代表他这个软骨没有了,那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基础上加一些像牡蛎啊、补骨脂增加骨头的一些药物在里面,就可以了,效果非常好。

        味酸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接下来看历节,“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吃酸的太多就会伤筋,这是酸太盛。两种酸,一种是吃到东西就是酸的,如柠檬、葡萄柚都比较酸;还有一种酸是“假甜真酸”,比如说面包用人工糖—白糖做的,吃下去很甜。人工糖骗到你的嘴巴,到了胃里面去以后是酸的,我们身上很多的病毒啊、细菌,在嘴巴里面你吃到人工糖以后就喂食这些东西,它吃了这个人工糖以后排出来的粪便呢、代谢物就是酸性的,那晚上睡觉就脚抽筋,黄帝内经说“肝苦急”。肝苦急要“急食甘以缓之”,要多吃甜的就会减缓,此甜非彼甜”,去超级市场上买那个黄糖,蔗糖,晚上睡觉以前泡点很浓的糖水喝下去就好了。”,中医有个方子叫芍药甘草汤,就可以治这个抽筋。

        那咸味伤骨,骨折病人要少吃咸的。如果膝盖肿大、风湿关节炎的时候,病人咸的少吃或不吃,那腿鹤膝”,指腿像那个鹤的脚一样,中间膝盖肿很大,腿变得很小,这种叫“痿”。骨伤,骨受了伤之后就会痿。反过来,我们看到痿......肌肉萎缩掉,就知道骨伤了!那我们就要去治骨,名曰枯。

        当你遇到“枯泻相搏”的时候,就是酸味又伤到筋,咸味又伤到骨的时候,这叫断泻,“(名曰断泻)。

        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这个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这是历节的源头。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遇到这种(“鹤膝”)就比一般的风湿严重,这个时候就用乌头汤,“病历节,不可屈伸”,到了非常疼痛的时候。就用乌头汤这个很强的经方。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

        右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乌头汤专门治疗膝盖关节、脚踝裸关节地方。但心脏有问题有我,像地图舌,那心脏都有问题的,不能吃麻黄,否则心脏跳动得更快。可以改成桂枝汤配合乌头,乌头怎么用?乌头一两,用两碗水把它煮成一碗,加热以后少掉很多毒性了。那这一碗水呢你把乌头就丢掉了,剩下的乌头水。这个时候合蜂蜜一碗。蜂蜜本身可以解乌头的毒,加上一碗的乌头水,两个和在一起,是不是两碗?这个时候你再用火去滚,变成一碗的浓度,跟生蜂蜜的浓度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但颜色是黑的。这是我们制作乌头蜜的最标准最好的方。吃的时候,乌头按照这个剂量一两一碗的蜂蜜,吃的时候一汤匙的乌头蜜,混进去,就用这汤。

        乌头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甘草大枣,然后再一匙的乌头蜜,乌头桂枝汤。

        乌头桂枝汤还可以治疗寒疝,手足不仁,手足关节痛等,尤其是脚无力用最好。乌头桂枝汤,这个药被老师称是mercy慈悲的药,这个药绝对是来自佛或者是神来的,因为这种病诸位你们没有得过,你不知道有多痛苦,你如果得个病死掉就算了,这个折磨人。

        还有红斑性狼疮,红斑性狼疮标准的症状就是关节痛。治疗红斑性狼疮的处方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下去,然后大便不通或者是胃口不好,加减,也会好的。

        经方治病讲究的是,中病即止。就是说,你喝下去,第一碗下去,你加一勺乌头蜜下去以后,没有感觉,第二碗再加,变两勺,吃得舌头麻掉了就停下来。

        泡脚除湿的矾石汤,治疗“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右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矾石汤”,矾石本身能够除湿,力量很强,所以用矾石这个一味药,用水滚个三五沸,专门泡脚治疗脚气,脚气的时候可能有红肿,那个肿一直往上升,从脚底板一直往上走,或者是单纯的这个丹毒,任何的脚上发的病一直往身上走,就叫做“脚气冲心”,。脚气有很多原因,不要去看什么病名,只要看到脚红肿、发炎,红肿那个从脚一发起来,肿起来,一直往身上走,就是冲心..往心脏走,都可以用这个外洗方来泡脚。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肾主骨,肝主筋,这个得病的原因,跟“黄汗”一样,可用黄芪苦酒汤。

        历节,分三种。第一种叫风痹,第二称血痹,第三个就是历节。对照西医来说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饮酒以后,汗出当风得到。

       

姜附汤简介

       1) WANG Xiao-yan,MA Zengchun(通讯作者), SHAO Shuai, HONG Qian, WANG Yu-guang, TAN Hongling, LU Xiao-qin, DONG Zhi, GAO Yue. Radio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ine on irradiation induced apoptosi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3,3(2):139-144

       2) Yong Xiao, Zeng-chun Ma(通讯作者), Yu-guang Wang, Hong-ling Tan, Xiang-ling Tang, Qian-de Liang, Cheng-rong Xiao, Yue Gao. Cardioprotection of Shenfu preparata on cardiac myocytes through cytochrome P450 2J3. J Integr Med. , 2013,11(5):327-336.

       3) 周思思,马增春(通讯作者),梁乾德,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张伯礼,高 月.基于UPLC/Q-TOF-MS 分析附子半夏配伍相反的物质基础.化学学报,2012,70(3):284-290 4) 马增春,霍超,周思思,邵帅,梁乾德,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高月四物汤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9):17-235

       5) Ma ZC, Hong Q, Wang YG, Tan HL, Xiao CR, Liang QD, Gao Y. Ferulic acid protects lymphocytes from radiation-predisposed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Int J Radiat Biol, 2011, 87(2): 130-140

       6) Ma ZC, Hong Q, Wang YG, Tan HL, Xiao CR, Liang QD, Lu BB, Gao Y. Effects of ferulic acid on hematopoietic cell recovery in whole-body Gamma irradiated mice. Int J Radiat Biol, 2011, 87(5): 499-505

       7) Ma ZC, Hong Q, Wang YG, Liang QD, Tan HL, Xiao CR, Tang XL, Gao Y.Ferulic acid induces heme oxygenase-1 via activation of ERK and Nrf2.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 2011; 5(6):299-305.

       8) Ma ZC, Hong Q, Wang YG, Tan HL, Xiao CR, Liang QD, Lu BB, Gao Y. SiRNA-mediated silencing of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induc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cell growth.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mmunity, 2011,3(1):6-13

       9) 马增春,周思思,梁乾德,霍超,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高月.基于UPLC/Q-TOF-MS分析人参附子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药学学报,2011,46(12): 1488-92 10) Ma ZC, Hong Q, Wang YG, Tan HL, Xiao CR, Liang QD, Cai SH, Gao Y. Ferulic acid attenuates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in gamma-radiated 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 al cells. Biol Pharm Bull. 2010, 33(5): 752-8.  11) Ma ZC, Hong Q, Wang YG, Tan HL, Xiao CR, Liang QD, Lu BB, Gao Y. Ferulic acid protect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from radiation 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by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athways. Biol. Pharm. Bull.,2010,33(1):8-16  12) Ma ZC, Tan HL, Xiao CR, Wang YG, Wang SQ, Gao Y.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on irradiated QXMSC1 cells. Biol Pharm Bull. 2007;30(2):397-402.  13) Ma ZC, Gao Y, Wang J, Zhang XM, Wang SQ. Proteomic analysis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treated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Life Sciences,2006, 79:175-81.  14) Ma ZC, Gao Y, Wang YG, Tan HL, Xiao CR, Wang SQ. Ginsenoside Rg1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stimulated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cta Pharmacol Sin. 2006, 27(8):1000-6.  15) 马增春,高月,谭洪玲,肖成荣,吴洪金,王升启. 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66-9.

       16) 马增春,高月,谭洪玲,梁乾德,王升启.用分子中药组学技术研究四物汤补血的作用机理.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3):24-8.

       17) 马增春,高月,吕俊萍,王升启. 双向电泳中三种蛋白质检测方法的比较.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2004, 20(4):551-6.

       18) 马增春,高月,谭洪玲,王升启.四物汤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50-4.

附子的治病疗方有哪些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姜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4.4 各家论述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8.4 摘录 9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9.1 姜附汤的别名 9.2 处方 9.3 功能主治 9.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朱氏集验方》卷四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1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2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3 《赤水玄珠》卷二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4 《辨证录》卷一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5 《不知医必要》卷三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6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姜附汤 1 拼音

        jiāng fù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姜附汤 2.1 处方

        附子(炮.三钱) 干姜(炮.五钱)

2.2 功能主治

        治中寒,四肢厥冷强直,失音,口噤吐沫。

2.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3.1 处方

        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

3.2 制法

        上哎咀。

3.3 功能主治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3.5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4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4.1 处方

        生姜8两,附子4两(生用,4破)。

4.2 功能主治

        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亦主卒风。

4.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4服。

4.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姜汁、附子二味,辟冷癖,其力倍专,乃干姜附子汤之变法。彼取温中,故用干姜,此取涤痰,故用姜汁,两不移易之定法。

4.5 摘录

        《千金》卷十八

5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5.1 处方

        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白术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5.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5.3 功能主治

        中风,失音不语。

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

6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6.1 处方

        生姜半两,艾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生地黄1两半。

6.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6.3 功能主治

        脉痔有虫,时或痒痛,血不止。

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7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7.1 处方

        白附子2钱,老生姜2钱(切细)。

7.2 功能主治

        痘正出时,调护不慎而为风邪所袭,眼直视,牙关紧者。

7.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浓煎,灌下12酒杯。出微汗即愈。

7.4 摘录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8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8.1 处方

        杜仲、干姜(炮)、附子(炮)。

8.2 功能主治

        腰脐寒痛,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脉必紧。

8.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4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9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9.1 姜附汤的别名

        参术姜附汤

9.2 处方

        人参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5钱,白术5钱。

9.3 功能主治

        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9.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参术姜附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9.5 摘录

        《外科枢要》卷四

10 《朱氏集验方》卷四 10.1 方名

        姜附汤

10.2 组成

        白豆蔻半两(去壳),附子1个(7钱,炮),缩砂仁3钱,白姜1两(炮),甘草半两。

10.3 主治

        脾虚腹胀,呕吐痰饮,食不进,或发寒热。

10.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8分,空心服。

11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11.1 方名

        姜附汤

11.2 组成

        干姜3两,附子3分,甘草1两。

11.3 主治

        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11.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12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12.1 方名

        姜附汤

12.2 组成

        黑附子(生,去皮脐)。

12.3 主治

        瘴毒阴候,发热或寒,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重,舌上苔生,引饮烦渴,或自利呕逆,或汗出恶风。

12.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个分作4份,每份用水1盏半,入炮黄耆、干姜2钱,切作片子同煎至8分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

13 《赤水玄珠》卷二 13.1 方名

        姜附汤

13.2 组成

        干姜5钱,熟附子3钱。

13.3 主治

        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阴症伤寒,大便利而发热;及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

1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作2次服。或虑此方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

14 《辨证录》卷一 14.1 方名

        姜附汤

14.2 组成

        白术1两,茯苓5钱,附子1钱,人参5钱,甘草1钱,干姜1钱。

14.3 主治

        冬月伤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呕。

14.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5 《不知医必要》卷三 15.1 方名

        姜附汤

15.2 组成

        白术(净炒)3钱,附子(制)3钱,干姜(炒)1钱5分,良姜1钱,炙草1钱。

15.3 主治

        暴泻不止,或大汗大喘,手足厥冷,气少不欲言语。

1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候温急服。

15.5 加减

        欲呕者,加制半夏2钱。

16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16.1 方名

        姜附汤

16.2 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分,葛根3分,甘草(锉,炙)3分,桂(去粗皮)3分,芍药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半。

16.3 主治

        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

1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取汗,未汗再服。

16.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古籍中的姜附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腹胀

        川芎陈皮干葛(各三分)甘草(二分)上,水煎服。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腹...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腹胀

        川芎陈皮干葛(各三分)甘草(二分)上,水煎服。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腹...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疮疹病中表里感寒或吐或利者第十二

        乳香(一豆大)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一百二十五、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肢厥呕逆...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干姜(炮姜)

        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还阳之功也。或问伤寒门中有姜附汤,其用干姜之义,想亦与理中汤同意?曰∶姜附汤中...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三杂证门下]滞下

谁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 医药类的`

       最近聊到附子,有些朋友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附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哦,附子这种药材不仅药用价值非常高,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预防许多的疾病哦,并且关于附子的治病疗方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两。(《伤寒论》四逆汤)

        2、治呕逆翻胃:大附子一个,生姜一个(细锉)。煮研如面糊,米饮下,本方对于帮助我们治疗呕吐的症状效果是非常好的。

        3、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两(炮),郁金、橘红各一两。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妇人醋汤下。(《宣明沦方》辰砂一粒丹)

       4、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鸡子二枚(去黄取白)。上二味,先将附子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时倾入沸汤内,煮数沸滤出,分作两眼,米饮下,但是大家要记住饭前服用,并且一天要服用三次哦。

        5、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两(煨热),大附子(去皮脐)一两五钱。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莲肉煎汤下。(《纲目》)

        6、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块),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软,去豆,焙干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汤或萝卜汤下。(《朱氏集验医方》)

        7、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咏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附子汤)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关于附子的治病疗方了,我们可以知道了,附子对于治疗不同疾病,服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哦,所以我们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病症,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附子来治疗的哦。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摘 要: 综述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途径 迄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等诸方面仍处探索阶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构思,如余亚纲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系统分离与鉴定的三元设计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经多途径协同作用的霰弹理论〔2〕以及周俊的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制〔3〕等,这些对于如何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个方面:1)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2)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 3)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2 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定性与定量 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marker substances),采用各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及各单味药制剂中指标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并探讨制备条件(药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热温度、包煎与另煎以及先煎与后下等)、制备方式(单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剂型等对指标性物质(成分)质和量的影响。此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袁久荣等〔4〕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合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钟立贤等〔5〕测定并比较了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和甘草等组成)各药单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显示合煎液中麻黄碱含量最低,此系甘草酸与麻黄碱作用产生沉淀所致,但合煎液与分煎液的药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甘草酸与麻黄碱形成沉淀,但口服后在体内仍具药效,因此对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应慎重考虑其取舍。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和干姜组成,张宇等〔6〕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及三味药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时,具毒性的乌头碱类含量升高;而附子与甘草配伍时,乌头碱类含量降低,说明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严永清等〔7~9〕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方剂因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的质与量也不尽一致;复方化学成分不等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种类多于分煎液。朱永新等〔10〕发现生脉散水煎剂中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单味人参水煎 剂,由此推测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苷的水解转化,结果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属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复方中成为主要成分。严永清等〔7〕则在比较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合煎与分煎液化学成分差异时发现,合煎液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而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心肌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上,合煎液效果优于 分煎液,据此推测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该方某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方中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复方中生物碱含量低于半夏单味药,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各单味药,认为高含量的氨基酸对发挥该方的和胃止呕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杀菌剂,涂家生等〔12〕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富含酚类、苯甲酸类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类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枳术丸由枳实和白术组成,罗尚凤等〔13〕采用GC/MS法测定了其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术内酯和羟基苍 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并讨论了这一化学变化的原因。 3 用植化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将中药复方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可全面分析复方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单味药成分比较有何区别以及有无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 全文地址: /show.asp?id=4931 共三页

       好了,今天关于“附子汤研究论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附子汤研究论文”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